中國江蘇網7月3日訊 (記者 李耀華 孫佑祥 李軍 文/圖) 蔥綠的植物頂端挑著數支花朵,小小青蛙悄悄歇息綠葉之下。不要以為這是某處農村水田景觀,上述場景是海州東鹽河10余處生態浮島上的動感畫面。作為改善市區水環境的創新之舉,東鹽河生態景觀修復工程既能凈化水質、恢復水體,又能四季見綠、三季有花。目前,這些人工浮島已初步顯露出生態功能,水中的花花草草已成為這里新的景觀,對打造局部良好水環境起到了應有的作用。那么,人工浮島的成功對于進一步改善城市河道水環境,助推生態港城建設能否起到帶動作用呢?
12座浮島現身海州東鹽河
很多市民或許并不知曉,早在今年年初,市水利部門就創新作法,首次在東鹽河水面實施局部生態景觀修復工程,在朝陽東路至建設東路之間設置了12個浮島。筆者在東鹽河路杰瑞花園東門對面的東鹽河邊看到,這里數個小人工島分布在河道兩岸,島上不同的綠色植物開出不同顏色的花朵,這些水生植物與兩岸其他綠色植物形成了互補。據了解,這些浮島共1200平方米,每塊生態浮島由景觀浮島與凈化浮島組成。其中景觀浮島上種植西伯利亞鳶尾、美人蕉、再力花以及千屈菜等植物,凈化浮島上種植旱傘草、圓幣草以及聚草等吸污能力強的浮水植物。
“按照截流污水、凈化河水、引進活水的模式,我們在東鹽河約500米的一段做了這項試驗,對局部水系引入實施了全新的治理方式?!笔袇^水工程管理處孫先生介紹,“從目前看,其美化和凈化效果都是比較明顯的?!背私o河道換水、作好保潔外,市水利部門今年創新采用這種生態治污的方式,這些水生植物漂浮在河面,根部可吸收水中的有害物質,還能美化周邊環境,目前這些景觀已吸引了許多市民前來觀賞,不時有游人在此“玩自拍”。
生態浮島兼有凈化美化功效
“城建部門在蒼梧綠園水面作了相似的試驗,其凈化、美化效果都不錯?!笔谐墙ň诛L景園林處負責人郭麗萍說。筆者在蒼梧綠園看到,這里東側的湖面布滿水生植物,其中既有與東鹽河浮島相似的西伯利亞鳶尾、水上美人蕉,又有斑紋蘆竹、黃菖蒲、睡蓮等,其景觀效果也非常好。與東鹽河浮島所栽水生植物不同的是,這里的水生植物被栽植在生態駁岸之間,僅睡蓮“靜臥”水中。當然,綠園水體是經過處理的生活污水,屬于再生水,水生植物可進一步凈化水體,給入園市民創造更好的健身休閑環境。東鹽河的浮島雖然只是局部小面積的試驗,但其功效已基本達到預期目的。
據介紹,生態浮島工作原理比較簡單,它利用其植物根系在水中形成濃密的網,吸附水體中大量的懸浮物,并逐漸在植物根系表面形成生物膜,膜中微生物吞噬和代謝水中的污染物成為無機物,使其成為植物的營養物質,再通過光合作用轉化為植物細胞的成分,促進其生長,最后通過收割浮島植物減少水體富營養化,消除水體腥臭氣息。浮島還通過遮擋陽光抑制藻類的光合作用,減少浮游植物生長量,通過接觸沉淀作用促使浮游植物沉降,提高水體的透明度,同時浮島上的植物可供鳥類棲息,下部植物根系形成魚類和水生昆蟲(如水黽)生息環境。
未來可望推廣生態凈化作法
為了打造生態河道,實現清流繞城目標,市水利等部門一直在努力。西鹽河、龍尾河清淤工程于2013年7月份啟動,此前已累計完成清淤土方近13萬立方米,安裝欄桿2000米,修復護坡約1000立方米,清理垃圾和廢棄物2萬多立方米。由此,不僅大大提高了市區河道排澇泄洪的能力與河流的自凈能力,水質發黑發臭現象也基本消除,河道的水質觀感得到了明顯改善,現在主城區的幾條主要河道基本能達到四類生態水標準。為了讓清流持續,市水利部門還采取6閘聯動的調度方案,對東鹽河每三天換水一次,西鹽河每兩天換水一次,龍尾河每一天換水一次,幾條河流始終保持著流動狀態,滿足了市區河道水環境和水生態需求。
此外,市水利與城建等部門聯合行動,對東鹽河、玉帶河等河道進行綜合整治。為加快東鹽河片區綜合整治,城建部門去年還排查了63個住宅小區和單位,摸清了上百個排污口情況,編制了該片區城市污水整治方案,并于其后疏通了該片區24.3公里污水管道,新建污水管道4.9公里,新建污水截流井52座,至此片區生活污水已全部匯入科苑路污水主管道。為配合水體整治,水利部門還購置了新的河道保潔設施,并對東鹽河魏跳橋段水環境進行了清理?!半m然其造價不算低,但作為一種全新的嘗試,生態浮島作法值得推廣,它在引領生態港城建設方面也具有示范作用?!惫惼颊f。當然,僅靠職能部門實施相關工程還不夠,凈化城市河道需要大家積極配合,沿岸市民不往河中亂扔垃圾,相關企業不隨意排污也是十分必要的。